转型谋发展 规范促提升
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 在学校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草案)
2016年4月2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与会各位代表和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5年工作的回顾
2015年,是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精心谋划顶层设计,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强化保障能力,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创建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政法大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一)坚持发扬民主,共同谋划改革发展新愿景
2015年,学校围绕改革发展的主线,紧紧依靠全校教职员工,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编制“十三五”规划和综合改革方案,为未来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1.依靠教职员工,谋划学校发展大计。一是重要文件的起草充分征求教职工意见。比如,在“十三五”发展规划起草过程中,学校先后召开资深教授、青年教师等专题座谈会,校领导深入二级学院进行专题调研座谈,并两次面向全校师生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建议132条。二是通过全校性会议组织对重要文件的讨论。比如,学校先后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师资工作会议,组织全体教师对教学综合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系列方案进行讨论,并征求意见建议,凝聚改革发展共识,激发学校内生办学活力,为顺利实施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2.坚持群策群力,确定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一是通过充分论证,吸收各方意见,基本形成了“十三五”规划体系,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政法大学”的发展定位、目标和主要任务。今天已将规划草案发给各位代表,也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二是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落地实施。根据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要求,学校紧密结合“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任务,认真组织编制《<上海政法学院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共确定了30项改革任务。目前,综改方案已经主管部门核准正式实施。
(二)坚持依法治校,充分保障教职工各项权益
1.发布章程,突出师生主人翁地位。一是2015年11月,经主管部门核准,学校《章程》正式向社会发布,标志着我校依法治校和现代化大学制度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起点。二是《章程》第二章、第三章专章规定师生的基本权利,其中学生的权利9项,教职员工的权利8项,充分体现师生的主人翁地位。三是推行教授治学,实行学术权与行政权适当分离,《章程》赋予了学术委员会五大职能。目前学术委员会章程正在修订中,将进一步完善后出台。
2.完善制度,推进内部治理科学规范。一是2015年共修订制定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方面制度共26项,其中包括科研项目资助、公派出国资助、导师遴选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制度14项,推进教职工权益保障制度化。二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绩效激励机制,修订《上海政法学院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办法》《上海政法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配套制定《上海政法学院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办法》,起草《上海政法学院深化考核激励机制方案》。
3.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监督。一是认真落实年报公开制度,2015年学校先后发布了本科教学质量年报、研究生教育质量年报、就业质量年报和信息公开年报,并上网向社会公开。二是及时公开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信息。比如,招生录取、教育收费、财务预决算信息全部上网发布,同时对干部提任、评奖评优、公派出国、招投标情况等全部实行网上公示。三是推进会议纪要上网公布。学校党委会纪要、专题会纪要、校长办公会议纪要均通过oa系统在网上公布;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纪要、各部门处务会议纪要等均在本学院、本部门网上公布,充分保障教职工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坚持质量第一,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
坚持本科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各学历层次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教学综合改革成效明显。一是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出台本科教学团队改革、“分类分级”本科生导师制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4项改革方案。二是新增俄语本科专业,取消了行政法、金融法和环境法等3个法学专业方向,增设了丝绸之路律师学院,专业设置进一步优化。三是市级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2015年,我校共获得市级教学类项目20项,其中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3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重点课程8门,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5项,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项。
2.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积极拓展与外省市沟通交流渠道,一本招生扩大到15个省份,生源质量进一步提升。二是坚持全院、全员、全过程抓就业,增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5年就业率达到97.14%,签约率达到63.19%,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三是实践育人成绩喜人,学生获奖实现新突破。比如,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的6件作品全部获得市级奖项,其中1件获全国二等奖;在2015年上海市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中,我校代表队勇夺桂冠;在2015年全国板球锦标赛中,我校男、女板球队再次双双夺得大学男子推广组和女子推广组冠军。
3.研究生教育卓有成效。一是201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44名,目前我校研究生人数已达到333名。二是2015年首届毕业研究生全部顺利完成学业,就业率达到96.30%,超过全市高校研究生的平均就业率。三是成功获批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项目2项,获批建设经费100万元。四是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稳步推进,2015年9月,我校首次在浙江大学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6名。
(四)坚持特色发展,学科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
学校始终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兴校,不断凝练学科建设特色,充实学科科研经费,推进各个学科协调发展,取得学科与科研成果的新突破。
1.成功获批上海市高原学科。一是以行政法学、监狱学、金融法学、环境资源法学、国际法和国际政治5个二级学科为特色的法学学科申报上海市高原学科。2015年3月顺利通过市教委组织的高原学科申报答辩。9月,法学高原学科正式获批,首批建设经费2500万元,学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制高点,也为推进学术科研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二是创新性学科团队效益初现,2015年立项创新性学科团队建设项目10项,共投入建设经费150万元,跨学科研究效益初步显现。
2.学术科研成果再创佳绩。一是科研项目申报成果显著,其中获批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29项。2015年初至今,学校核拨教师个人科研项目配套经费100余万元。 二是全年共发表科研论文487篇,其中,权威、重点期刊16篇,cssci核心期刊151篇;出版各类专著40部、教材37部、译著2部,与上年度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2015年学校发放教师个人科研奖励经费近90万元。
3.人才引培工作实现突破。一是积极组织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共获批东方学者特聘教授1名、海外名师2名、青年东方学者2名、浦江学者2名;我校教师还获得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等荣誉,实现了人才工作的新突破。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工作,2015年共有15名教师获得上海市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计划资助,13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或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研修。
(五)坚持开放办学,推进合作交流取得新成效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加强校内外资源整合,强化辐射效应,打造特色品牌,努力提升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水平。
1.培训工作取得实质进展。一年来,培训基地圆满完成了塔吉克斯坦内务部高级干部研修班、吉尔吉斯斯坦国安委高级干部研修班等7批次培训任务,得到了公安部、司法部等中央部委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受训学员的广泛好评。
2.智库建设实现新突破。依托培训基地综合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打造科研服务平台。一是2015年7月,我校成功获批最高人民法院“一带一路”司法研究基地;8月,我校协同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成立全国首个“一带一路”安全问题协同创新中心。二是我校上海合作组织研究院和“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院双双入选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实现了市级智库建设零的突破。
3.国际合作交流蓬勃发展。一是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校留学生已超过120名,分别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等25个国家。二是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和人数大幅增长,2015年,学校共发布12个海外学习、实习项目,共有 200余名学生参加,达到在校学生人数的2%。三是国际合作层次显著提升,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启动了硕士1 1 法学硕士项目;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启动了社会学、政治学高级访问学生项目。
4.社会服务功能持续拓展。一是与原闸北区签署共建合作协议,设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与青浦区达成全面合作意向,确定了我校第一批服务青浦企业的7个项目。二是2015年成人教育招录突破1300人,再创历史新高;完成多个专项社会培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六)坚持改善民生,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新环境
1.后勤保障不断加强。一是完善了预决算管理机制,争取贷款化债专项资金9482多万元,节约利息支出1000余万元。二是基建工程获多个市、区级奖项,上合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项目破土动工。三是完成各食堂公开招标和新老食堂的顺利交接,“六t”达标食堂增至5家;全年完成维修任务9000多次,保障大小活动1000多场。三是实现校园所有办公和教学区域无线网覆盖,信息基础平台初步整合。四是创建“一带一路”协创中心文献数据库,引进中英文经典研究文献和著名数据库。
2. 编内外人员福利待遇充分保障。一是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及时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并在学校绩效工资总额限定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为教职工缴纳职业年金,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利益。二是增加教师国外访学进修差旅费补贴,其中讲师补贴达8万元/人,总体上派出教师的收入保持在岗完成基本工作量的收入水平。三是增加投入近100万元,提高非在编人员薪酬标准,非在编人员薪酬平均增幅达20%。同时落实非在编人员的蔬菜发放和午餐补助,享受与在编人员同等福利待遇。
3.帮困助学成效显著。一是完成各类奖助学金评审工作,总计奖助4381人次,奖助金额达846.29万元。二是增加勤工助学岗位,全年共安排2532人次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发放金额71.68万元。三是通过“绿色通道”为213名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了入学问题;为200多名困难学生发放了“爱心大礼包”或购买“学程无忧”保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
4.校园建设文明和谐。一是成立校园警务室和“大学生退役军人之家”,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管控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全面动员,圆满完成2015年大学生征兵工作。三是积极组织教职工暑期免费疗休养活动,开办各类教工兴趣班7个,组织成立教工社团19个,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四是开展精神文明好项目建设,培育平台树典型,评选了7个校级文明先进单位。2015年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殊荣,并第七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一年来,学校深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公平公开,完成了中层领导干部和科级干部选聘工作,基本配齐了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干部,实现了发现更多优秀人才、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的目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行党建工作项目化和清单制;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招投标程序和审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使用效益;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部门的监督管理,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各位代表,2015年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绩、新成效,来自于全校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初步完成了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干部队伍建设三大改革任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合作交流、服务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不断前进,为学校进一步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回顾5年来的发展,学校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谋划,改革创新,实现了一系列新的突破。在办学规模上,学校已经迈入万人大学的行列;在办学层次上,实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留学生及成人教育的协调发展;在综合实力上,实现了卓越人才培养基地、高原学科、硕士学位点、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级培训基地等多项新的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五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为办学方针,始终坚持广大师生员工为办学主体;始终坚持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始终坚持内涵建设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安全稳定为重中之重。这些我们在探索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念和做法,今后要继续坚持,继续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一些瓶颈问题,比如,人才培养的特色有待强化;学科领军人才比较缺乏;服务保障的能力有待提升;内部治理的规范性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需要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方能实现新的攀升和跨越。
二、2016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2016年是 “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坚持抓好内涵建设和规范建设,努力推进学校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2016年面临的形势
从外部形势来看,2016年,国家开始正式实施“双一流”战略,即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在上海,2016年教育综合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经或正在陆续出台,包括 “三大规划”,即《上海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优化布局规划(2014-2020)》《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规划(2015-2030年)》,以及高考改革、财政经费拨付机制改革、管办评分离的评估体制改革等,都将给上海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国家和上海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出,必将促使更多的资源向强者集中,向“高尖优”倾斜,无疑给我们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空前的压力。所谓优胜劣汰,强者生存,高校间生源、资源、人才等各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内部条件来看,一方面,我们还存在着行业特色弱化、学位点提升不易、高层次人才紧缺、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瓶颈问题,内涵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而艰巨;另一方面,随着学校划转市教委管理,内部治理不规范的问题更加显现。尽管已划转一年多,各项工作也已与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全面对接,但是在观念理念上、体制机制上、治理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太适应、差距较大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走出行业办学的条条框框和思维习惯。通过这次巡视,就发现了不少制度缺位、或者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学校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进与落实,而且影响了师生工作学习的软环境,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这几年来,尽管我们的工作重心已经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移,尽管学校已经由行业管理向市教委管理转制,但转型并没有真正完成,在思想观念上、体制机制上的转型更是一个不断自我革新的过程。可以说,学校当前仍处于转型发展期,内涵建设和规范办学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双管齐下,齐头并进,抓内涵促发展,抓规范促提升。
因此,面对已有的成绩和进步,我们决不能盲目乐观,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面对我们自身存在一些瓶颈和短板,我们也决不能妄自菲薄,意志消沉,自甘落后;更不能以讹传讹,自乱阵脚,迷失方向。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上政人,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学校的前途命运与我们息息相关,学校的改革发展需要我们每一名上政人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怀忧患之心,常思改进之策,凝心聚力,勇往直前,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民生,才能不断增强教职员工的获得感和尊严感,才能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才能顺利实现“十三五”确定的奋斗目标。
(二)2016年的主要任务
2016年是 “十三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学校“基层组织规范建设年”。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党建引领,落实规范管理,不折不扣落实巡视整改要求,借势借力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力争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科科研、开放办学、服务保障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学校党委已经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工作要点也已经印发。总的来说,今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任务:
1.以成功申报“教师激励计划”为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改革方案。
一是以“教师激励计划”要求为标准,认真落实教学改革方案。积极做好“教师激励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力争顺利获批,力争教师待遇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首批建立本科教学团队30个;全面实施学业导师制(班导师制)、科研创新和学术提升导师制、就业创业导师制。二是修订完善学生考试违纪处理相关制度,落实教师课堂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教学督查机制,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三是以提高质量和形成特色为导向,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完善留学生生源结构,加强对留学生任课教师的选拔培养。四是以顺利完成培训任务为重点,积极推进培训基地建设。按照中央要求,积极推进培训基地体制机制、经费保障落地上海;拓展培训基地凯发娱乐在线的业务范围,整合国内相关行业优势资源,确保出色完成中央交付的培训任务。
2.以法学高原学科为龙头,进一步增强学科科研竞争力。
一是以高原学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学位点建设。完成法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准备工作;推进硕士研究生高级研修班等同等学历教育工作;启动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智库建设,积极申报国家“2011”计划。三是探索符合硕士学位点建设规律的、适应我校实际的硕士学位点建设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培养管理体制机制。四是以引培并重为路径,夯实学科科研人才基础。加快引进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和学术骨干,及时补充紧缺专业教师;加大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访学进修、产学研践习选派力度。五是以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为举措,拓宽学科建设载体。围绕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和高层次办学目标,拓展高水平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合作办学层次。
3.以严格学风考纪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合力育人体制机制。
一是以队伍和载体建设为基础,健全思政教育机制。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配套制度措施,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协同机制。二是以严肃考风考纪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扎实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课堂纪律教育,完善辅导员督促检查机制,严肃考试纪律和责任追究,建设优良学风。三是设立大学生自强自立发展中心,推进社区学生自治,打造智慧e社区学生自治管理平台。四是以拓展载体、搭建平台为驱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一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培育出精品创业实践项目推向市场,形成品牌效应。五是以优化政策措施为手段,稳步提升招生就业质量。
4.以“责、权、利”下移为突破,进一步深化两级管理改革。
一是以“科学、规范、协调”为原则,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审批工作,明确责任部门、时间表和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二是以《上海政法学院章程》为遵循,梳理完善内部相关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教授治学的体制机制,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及其专门委员会章程等学术性规章制度。三是以“权责清单管理”为抓手,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推进职能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改革,构建“权责统一、清晰具体、密切协同”的权责体系;加强二级学院“制度清单”建设,构建“公开透明、运行规范、程序完备、台账完整”的体制机制。四是以加强分类管理为手段,持续推进绩效激励机制改革。结合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完善岗位聘任实施办法;结合两级管理,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质优酬,促进人员的良性竞争和有序流动。
5.以练内功补短板为核心,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一是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为关键,提高基建管理专业化水平。按照“上海市重大工程”的工作标准和进度要求,全力推进培训基地项目建设和扩建工程(五期)项目建设。二是以建立安全风险防范体系为重点,提升后勤管理精细化水平。从食品安全、设备设施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等方面全面梳理岗位职责,完善制度措施,形成责任到人的风险防控机制。三是以强化制度执行为抓手,提高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落实预算管理制度,实行预算执行情况月报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计财、审计、监察联动的资金监管制度。四是以运行信息平台为契机,提高采购管理标准化水平,完成全校资产清查核实工作,公平有效地配置校内资源。五是以整合优化业务系统为核心,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对已有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加强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化服务和应用水平,为师生提供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首“十二五”,成绩斐然,各项事业取得显著进展;展望“十三五”,形势逼人,全校上下更需扬鞭奋进。今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务必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砥砺前行,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政法大学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学校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